青海新聞網·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近年來,海西州不斷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(fā)展,有效發(fā)揮電商扶貧作用,引領電子商務在農村推廣應用,推動農村電子商務成為農村經濟新引擎。截至2018年,全州累計建成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(點)110個,覆蓋45個貧困村,農產品線上銷售額2.4億元,同比增長20%。全州先后獲批4個“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”,從州到村基本建成州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、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、鄉(xiāng)鎮(zhèn)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四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,目前縣級服務中心是四級體系中最為活躍的組成部分,起到了下行和上行的樞紐作用。
進一步加快實現(xiàn)農村電子商務發(fā)展的既定目標,多措并舉,不斷創(chuàng)新工作方式,通過調研和培訓等多種形式,推動全州電子商務工作有序開展。同時,結合州情,在借鑒吸收先進地區(qū)成功經驗的基礎上,制定印發(fā)了《2019年海西州電子商務發(fā)展指導意見》,明確電商發(fā)展指導思想、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,并從完善電商平臺、加強人才技術支撐、健全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,做到了年初有計劃,層層抓落實,形成了上下協(xié)調的聯(lián)動機制,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。
為加快推進海西州農村流通現(xiàn)代化步伐,充分發(fā)揮示范縣帶動作用,自2016年申報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以來,海西州烏蘭、都蘭、格爾木、德令哈相繼成功申報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項目,申報地區(qū)各爭取項目資金1500萬元,全面實施電子商務覆蓋縣、鄉(xiāng)、村工程。2016年,烏蘭縣通過綜合示范項目的實施,目前全縣已建成1個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、3個鎮(zhèn)級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、23個村級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點、“大美青海”體驗館、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,累計培訓2276人次,成為全省首個探索實施京東物流無人機配送項目的縣級地區(qū)。2017年,都蘭縣壓實責任,倒排工期,全面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項目“一個中心五個體系”建設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15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(店),累計培訓213人次。2018年獲批的格爾木、德令哈兩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正在有序推進。
依托縣級倉儲物流配送中心,通過整合當地物流資源,縣、鄉(xiāng)、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已基本成形,結合郵政、農村公交班線等運輸資源消費品下行“最后一公里”已得到有效解決。積極開展電商品牌推薦工作,著重從品牌基礎、品牌規(guī)模、扶貧帶動效應等方面篩選、推薦海西州枸杞、藜麥、牛羊肉等13個特色農產品申報商務部“電商扶貧優(yōu)秀農特產品”“電商扶貧重點扶持農特產品”品牌,突出打造一個品牌,提高海西農特產品市場價值和影響力。2018年,都蘭縣已注冊“諾木洪印象”“杞都蘭城”等區(qū)域品牌及品類商標,通過各種活動開展網絡營銷,帶動農產品上行。
隨著國家農村電子商務在全州各市、縣的綜合示范,為全州特色農村產品進入國內市場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,也給全州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和商品化帶來了發(fā)展機遇。
(責任編輯:admin)(來源:《海西州:電子商務成助農增收新利器》) |